您好,欢迎您来到best365网页版党委宣传部 文明网!

【我们家的廉洁故事】无尺之尺

发布者:徐璠婧发布时间:2025-09-24浏览次数:10

我家并无传世的戒尺。它已悄然隐没于岁月更迭的某个罅隙,或许是灾荒流离时不得已的舍弃,或许是数次搬迁移居中的意外遗失。

但老屋书桌的抽屉深处,曾安放一柄黄杨木戒尺。它通体泛着琥珀般的温润,年岁愈久,色泽愈深,木纹如水蜿蜒流动,唯独尺端赫然刻着几道深如犁痕的裂纹。这裂纹并非流光蚀就,深嵌其中的往事总在父亲微醺的深夜款款而至,在殷殷叮嘱之间,于我心头又添上沉甸甸的分量。

祖父是乡塾的教书先生,亦是村里唯一通晓文墨、能为乡邻代笔书信之人。那年秋深,县里督学亲临视察,祖父那间书声琅琅的简陋学堂,竟得了县长亲笔批下的 “嘉勉” 二字。消息如风,旋即便有族中长辈登门,捧着用红布裹紧的几块银元,言辞恳切:“二叔,侄儿在供销社那点营生,上头正查得紧…… 您如今在县太爷跟前说得上话,这上下打点,烦请替侄儿周旋一二。” 灯影摇曳,那几块银元在粗粝的木桌上幽幽反着冷光,映着祖父骤然绷紧的唇角。

众人只见一双枯瘦的手稳稳按在红布上,推了回去。他声音不高,却字字如凿:“公家的光,沾不得;烫手的钱,拿不得。人活一世,脊梁骨里这根秤杆,歪了一分,子孙后代就再也扶不正了。” 那常年悬于案头、用以训诫顽劣蒙童的戒尺,竟被他执拗地重重击向桌角——硬木与硬木相撞,发出 “咔吧” 一声脆响,像冬日冻裂的枝桠,尺尾顿时迸出数道深纹,细碎的木渣簌簌落地,如同祖父此刻决绝划下的界限。族叔怔立当场,面红耳赤,最终只得悻悻揣着银元离去。窗外,朔风卷着落叶呼啸而过,那带着木刺的裂痕便成了难以磨灭的印记。

翌日清晨,祖父召集族中子弟,当面铺开久久珍藏的那方素白宣纸,凝神屏息,提笔蘸墨。他悬腕写下十个遒劲大字:“宁守清贫骨,不沾富贵尘”。墨迹淋漓,力透纸背,仿佛将昨日那摧枯拉朽的毅然、连同他一身坚挺嶙峋的风骨,一并熔铸于这铁画银钩之中。

这戒尺的寒凉与祖训的滚烫,并未立刻融入父亲的生命。恰是年少时的一次蒙尘,才让它真正苏醒。那年饥荒,家里粥稀得照见人影。在粮库帮工的父亲,偷藏了一小袋谷子想补贴家用,又怕祖父察觉重量有异,竟自作聪明地掺进一把沙砾企图蒙混。祖父的手在谷粒间掠过,瞬间停滞。他没有立即发作,只是夜深时,将那柄裂了的木尺放在油灯下。他让父亲伸出手,戒尺带着风声落下,却只沉重地一下,砸在桌面,震得灯火摇曳。“谷子是活命的口粮,沙子是坏良心的秤砣,”祖父的眼眶是红的,声音嘶哑,“不干净的米,咽下的每口都会带着偷来的锈味!”那记最终未落在长子皮肉上的抽打,却比任何体罚都更沉重地烙印在灵魂的年轮里。自此,清白的重量,才真正压上了父亲的肩头。

后来父亲与兄弟几人刻苦攻读,而戒尺的干净,从饥荒年月的油灯下,一路护到了雪密如絮的街巷里。无数个夜晚,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目睹父亲追赶送礼的老乡——伞沿压得很低,红包被他按在胸前,像护着团怕熄灭的火苗。 “去去就回”的余音与门缝里卷进的湿寒一同弥漫开。我趴在窗边,玻璃上蜿蜒的水滴模糊了视线,只见他身影急匆如墨点,在昏黄路灯下迅速洇开,消失于沉沉的黑暗。待归来时,裤脚已溅满泥点,湿漉漉的头发贴在额角,神色却如释重负般清朗舒展。他轻抚我的发顶,声音低沉而笃定:“孩子,记住,干净钱才花得安心。”他摊开的手掌空空如也,物既归于原主,然而某种无形而沉甸的馈赠,却已悄然落在我懵懂的心田——那是一种无法被雨水浸透的安稳,一种熨帖灵魂的暖意。

轮到我的第一次考验,发生在小学担任班长记录午休纪律时。几个调皮的同学吵嚷不休,被我记下名字。放学后,他们围住我,为首的掏出那支当时令人艳羡的钢笔,塞进我手里:“别记我们名,这个归你。”那支笔在我掌心滚烫得像块火炭。挣扎片刻,虚荣占了上风。我在老师查问时撒了谎,隐瞒了真实的名单。直到某日谎言终究漏了风。父亲得知,未立刻动怒。他把我叫到里屋,关上房门。那支可耻的笔就静静躺在桌上。他没有责骂,只是用粗砺的手,拿起笔,然后“咔嚓”一声,将它掰折,掷于炉中。“一笔之贿,能污墨;一念之私,能毁心。”他的声音沉痛而疲惫,比任何抽打都更痛百倍地鞭挞着我。

戒尺高高扬起,最终落入手心的竟是两支崭新的、一模一样的笔。 “这支,去还给同学,坦白错误,”他指着其中一支,语气不容置疑。随后目光才有了些许温度:“这一支,是给你的。想要什么,要靠清清白白自己去挣,爸奖励你知错能改。” 我攥着那支属于自己的新笔,指尖感受到的不仅是塑料的冰凉,更是一种被原谅、被信任、被引领着走向光明的深沉爱意。这份礼物,远比那支通过贪污得来的笔珍贵万千,它在我心上刻下了比戒尺抽打更深的印记:廉洁非仅是约束,更是尊严与力量的源泉。

如今,我身披白袍踏入医学院,再度担任班干,那柄无尺之尺依旧在每一个需要丈量公正的时刻铮然回响。当亲密的朋友在枯燥的见习课上提前溜号,发来求情的信息时;当评优评先时,有人私下递来拉票暗示时;当核算繁琐的综测分数,面对那些可紧可松的微小数值时;当参与制定奖助学金分配规则,一个念头的偏差就足以影响他人利益时——那柄悬于心头的尺便会骤然绷紧。我仿佛能听见祖父砸下戒尺时那瞬凛然的决绝,看见父亲在风雪中追还礼品时通红的指尖,感受到那截笔在火焰中扭曲燃烧的灼热,更紧握着他给予我那支新笔时的期望。

廉洁奉公,它早已超越了具象的戒尺,在代际的接力中蜕变为一种精神的刻度、一种血脉的律动。它无形,却比任何有形的尺规更为森严;它无影,却能在抉择的大小十字路口投下笔直的标杆。这“无尺之尺”便长成了我脊梁里的另一根骨头——每当我的目光掠过任何一把尺子,无论是木匠手中墨线清晰的方尺,是裁缝案上熨帖布帛的直尺,抑或仅是地上那道阳光割出的窗棂阴影,我的脊梁都会下意识地倏然挺直,心神如被冰泉淬沥,瞬间清醒而凛冽。它不再是一件需要寻找和供奉的旧物,它已成为我知行合一的准绳、立于世的坐标,时时刻刻,丈量着我举动的方圆与取舍的毫厘。(作者:雷俊琦)


Baidu
sogou
best365网页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