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书桌上总放着个玻璃存钱罐,罐身贴着三张彩纸剪的星星,每张都写着日期。这是我们家的廉洁储蓄罐,从2015年那个闷热的夏夜开始,它就成了家里最特殊的成员。
那年暑假的一天,爸爸带回来个会说话的智能机器人,说是合作方送的样品。我抱着机器人玩了整整一下午,连晚饭都顾不上吃。可夜里看见爸妈在客厅吵架,妈妈把机器人塞进纸箱:拿人手短,你忘了上次张阿姨送的进口奶粉?爸爸的声音闷闷的:就是个样品,又不值钱。第二天一早,机器人不见了。爸爸蹲下来跟我说:有些东西不能要,就像超市里的糖果,没付钱拿了就不对。那天晚饭时,妈妈铺开信纸,说要定个家庭规矩。我趴在桌边,看着他们写下三条:别人给的东西,超过五十块就要问清原因;收了任何礼物都要记在本子上;每周六晚上开家庭透明会,互相检查有没有犯规。我举着蜡笔,在纸尾画了个存钱罐当印章。
最初的透明会总像过家家。我把同桌送的橡皮记在本子上,妈妈笑着说两块钱不算;爸爸记了王叔叔送的自家种的黄瓜,妈妈让他下次回赠一瓶酱油。直到那年春节,远房亲戚给我塞了个红包,我数着里面有六张百元钞,赶紧记在本子上。晚上开透明会时,爸爸说这钱得还回去。亲戚说给孩子的压岁钱。我噘着嘴反驳,妈妈却打开我的存钱罐:这里的每一分钱,都要来得清清楚楚,花得踏踏实实。后来爸爸用我的名义,给亲戚家的妹妹买了套绘本,红包的事才算过去。爸爸晚归,会主动说明和谁吃饭,谁付的钱。有次班级竞选,有同学偷偷塞给我一包进口巧克力,让我投他一票。我把巧克力带回家里,透明会上,爸爸翻出家庭规矩念:超过五十块的礼物,要问清原因。第二天我把巧克力还了回去,虽然那个同学不太高兴,但我摸着存钱罐里自己攒的零花钱,心里特别踏实。
去年我生日,妈妈把这些年的家庭记录册装订成了一本书。里面有我歪歪扭扭写的收到同桌的贴纸,有爸爸工工整整记的拒收客户的茶叶,最后一页是妈妈写的:“廉洁不是不食人间烟火,是懂得在人情往来中,守住心里的线。”
现在存钱罐早就满了,里面的硬币换成了崭新的纸币,被妈妈拿去捐给了公益项目。但每个周六晚上,我们还是会围坐在客厅里开透明会。窗外的路灯照进来,落在那本记录册上,也落在我们每个人的笑脸上。我忽然明白,这个家里最珍贵的不是存钱罐里的钱,而是那些年一起守住的约定——就像存钱罐的玻璃壁,干干净净,才能让阳光照进来,把每颗心都晒得暖暖的。(作者:胡钰华)